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运营推广
网站优化这些误区一定要避免 百害而无一利
发布时间:2025-04-05 17:45:53编辑:公道合理网浏览(66)
[52]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 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65页。
[48] 卢梭:《社会契约论》,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19页。人的个体性要求消极自由权利,人的社会性要求积极自由权利,个体性与社会性的二元一体要求共同自由。
[72]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77页。在制宪会议上,他受到邦权派的强烈抵制,参与写作《联邦论》时,他已变为一个联邦论者,或联合论者。[24] 详细论证参见拙作:《实效主义》,特别是第二章论实效主义的探效逻辑,上海三联书店,2013年版。[80] 戈布尔:《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吕明、陈红雯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82-83页。中国情况则有些不一样,中共是领导党和唯一的执政党,其他民主党派只是参政党。
现在从严治党与依法治国是两张皮,党导国体制要求将二者在依宪治国之下统一起来,这也是法治统一性的要求。党导民主制与党争民主制的优劣类似于君主制和贵族制的优劣,立宪党导民主制与立宪党争民主制的优劣类似于法治君主制和法治贵族制。换言之,面对持错误意见的人民,负责任的民主政治家不会通过激扬道德理想来煽动民众,那是自利的政客试图挟民自重之所为,他会以理性且节制的有限方案引导人民坚持自己选择的正确方向,哪怕前途并非明朗,但因为是正道,所以有信心去面对。
如果你支持奴役,那么,请做好当奴隶的准备。原则的推理和执行必须遵循基本的一致性:如果你希望自由,那么,请尊重他人平等的自由。如果像卡尔霍恩和道格拉斯主张的那样,宪法只是纯粹的程序性规定,道德内涵和权力由人民和各州保留,宪法就只是合意的契约,联邦就无权对抗各州撤回合意的人民意志,它的解体就完全是合法的。林肯的政治一致性恰恰体现在即便面对茫茫的未来,他勇于坚持普遍自由平等的一致性。
因此,林肯所书写的自由与联邦的一致性实质上是自由与权力的一致性。林肯之所以如此坚持自由的普遍性,是因为他把握住了自由的根本逻辑:自由意味着尊重他人平等的自由。
林肯的反面论证进一步增强了他的说服力。经过独裁,又以宪法修订为依归,方能使膨胀的权力得到合理的宪法安排,归于规范状态,宪法自身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能够应对更加复杂的局势。[7]在独立之前,奴隶制的道德正当性已经遭到了普遍而有力的怀疑。林肯的政治业绩及其启示一直是长盛不衰的话题,因为它事关重大,牵涉到美国政治和宪法结构的重大调整和升级,它们因林肯获得了新生。
译文有调整,原文见Abraham Lincoln, First Inaugural Address (Washington, Mar 4, 1861), In Collected Works of Abraham Lincoln, Volume 4. New Brunswick, N.J.: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1953, pp. 252-253. [31]《林肯选集》,第204页,朱曾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49]林肯所面临的是美国及其宪法自诞生以来最为严峻的生死考验,他动用的是符合共和精神和制度的独裁权力:鉴于局势的危急,共和国由元老院推荐、库里亚大会批准授予某人独裁之权,暂停某些法律的效力,克减一些公民的权利,采取某些必要的措施,授权的期限一旦结束,独裁的权力也随之撤销,国家又重新回到平时的状态。[美]雅法:《自由的新生》,谭安奎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他通过强调自由与平等的一致性反对奴隶制,使得《独立宣言》中的人人生而平等原则所蕴含的普遍主义力量被释放出来。
唯有如此,合众国最为根本的正当性才能够与世长存。而且,杰斐逊站在人民主权的立场上谈及代际正义之时提出了宪法和法律须周期性修订的著名观点,宪法或法律的有效期被明确限定为仅仅34年。
[8]将宪法的退让和法令的前进合观我们会发现,国父们在宪法中的折衷和妥协并非对奴隶制的道德漠视和无能为力,而是在保证宪法得以通过的前提下将奴隶制圈定在既有的范围之内抑制它的扩张,相信立国所凭借之绝对自由平等观念在美国不断扩大的过程中足以让奴隶制自然消亡。如果只是利用道德热情而失去了理性的节制,政治家带来的将不再是民主而是民粹,后者极易为僭主登台铺平道路,民主将被暴民和僭主的合作颠覆。
参见《杰斐逊选集》,第98-101、464页,朱曾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但他认定宪法的全部权力和权威都源自各州人民,而各州是单立、独立且主权式的实体,[33]则既不符合美国的宪政史和宪法精神,也存在着分离主义的现实危害,更重要的是,它存在着不可避免的重大矛盾和自我瓦解的逻辑。与后人观察林肯的解放者视角不同,林肯并未将黑人解放视为他的天职,对林肯而言,黑人解放是必要的、正义的,但不是第一位的。林肯确实公开说过,让我们把所有这些关于这个人和那个人、这个人种和那个人种、那个人种是劣等因而必须处于劣等地位的诡辩统统丢掉吧。有的人是出于信念,因为他坚信黑人天生劣于白人。——一部美国的历史》,第620页,王希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林肯的继承者们很快在1868年便制定和通过了宪法第十四、十五修正案,使得奴隶制在宪法上被彻底否定,为黑人公平待遇的日后解决奠定了宪法基础。因此,朝向自由的一尽管是极其艰难的,但反身朝向奴役则意味着万劫不复。
林肯为此采取的步骤在逻辑上可大致划分为三步:首先强化总统权力是来自人民的宪法地位,其次通过总统权力的战时扩张将强宪法变成事实状态,最后通过宪法第十三修正案等一系列法律行动将其合法化。结语 林肯最终将自己的事业定位成自由民主的政府能够实现自我保卫这样一个命题,在《首次国情咨文》中他明确地将其作为问题提了出来,在《葛底斯堡演说》中他做出了肯定的回答。
[23] 宪法第十三修正案:合众国境内或属合众国管辖地方之内,不准有奴隶制或强迫劳役存在,惟用以对合法制罪之罪犯作为惩罚者不在此限。虽然林肯少时已然产生了对奴隶制度的高度道德厌恶,虽然他与奴隶制作了毕生的斗争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将奴隶解放作为理解乃至评判林肯的首要标准是一种严重的问题措置。
[11] 林肯:在斯普林菲尔德的演说(1957年6月26日),载《林肯选集》,第80页,朱曾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9]林肯原来所遵循的让奴隶制自然消亡的路线已然破产。林肯在危急时刻创设了一系列超越宪法的权力,否认州拥有退出联邦的权力只是其中最显眼的部分。林肯坚信,‘一切人生来平等这个宣言是我们的自由制度赖以建立的伟大基本原则,[12]而且他认定,我们的政治民意的‘核心观念(central idea),从起初到最近一直都是‘人的平等。
人人生而平等的自由国家必然是权力属于人民的共和国,而共和国则是为公民提供集体安全的最佳(甚至是唯一)政治形式。这种循循善诱绝非燃烧道德理想,而是有力有礼有节地说服。
但这并不意味着林肯就握有了快刀斩乱麻的尚方宝剑,可以迅速地摆脱危机,内战仍然如期而至。这个由来已久的危险被林肯所创设的总统权力系统性地克服了。
塑造强宪法观的基础是重新设定宪法和《独立宣言》的关系:对于林肯而言,宪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实现《独立宣言》理想的工具。[50]从法理(而非法条)上讲,林肯的做法是合乎宪政而非反宪政的,其行动的实质是宪法精神允许和必需的共和国在必要时候启动自我保卫的机制。
[41]《独立宣言》和宪法所创造的合众国不是州际联盟,而是联邦与州共存的复合政治结构,联邦和州都是基于维护普遍的自由平等而直接得到公民授权的政治共同体,它们甚至不是中央地方的关系,而是分工不同的合作和竞争关系。……联邦是不容分裂的。……继续实行我国宪法的全部明文条款,联邦就能永远存在下去,除非采取宪法本身所未规定的某种行动,联邦是不可摧毁的。所谓前言即林肯所强调的《独立宣言》,所谓后语正是宪法并非只是对各州有效而与公民无关,恰恰相反,国父们费城制宪的目的就是克服《邦联条款》只对各州有效而对公民无效的软弱状态,宪法就是为了直接作用于公民而生。
林肯一直在强调联邦统一的重要性。人人生而平等的理念上奠基而成的共和国,其权力只能来自人民的同意,无论历史实况如何,它在政治逻辑上遵循的就是洛克式的社会契约论。
但舍此,人民就只能生活在暴君统治和无尽混乱的恶性循环当中。正是这样一些特殊权力的创设将林肯对美国政治和宪法结构的深刻改变完全坐实。
北美因反对英国恣意征税而独立,恰恰就是因为没有代表不纳税,纳税这个关涉他们的事情没有得到他们同意。对于支持奴隶制的人们,以及坦尼和道格拉斯这些辩护者,他们不明白的是奴役本身存在着自我瓦解的逻辑。